当下,青岛企业正掀起一场赴港上市的热潮。
今年以来,青岛资本市场的重要动态,多与港交所相关:歌尔微、文达通、圣桐特医、国恩科技4家企业已经递表港交所,拟赴港上市;此外,酷特智能(300840)也将目光放在了香港,并发公告称,拟A+H上市。
而在几天前,市委金融办也邀请香港交易所环球上市服务部专家深入青岛,对海信宽带、众沃德、琛蓝健康、瀚远医药等13家拟赴港上市企业进行了深入走访。
在青岛市委金融办全程统筹下,这场高效率的“上门辅导” 成为青岛企业加速对接香港资本市场的缩影。
当越来越多的青岛企业将目光投向香港,一场由国际资本与地方经济共同推动的变革正在发生。
青企赴港上市掀热潮
今年以来,青岛企业赴港上市热情持续升温。
数据显示,2025年青岛新增5家企业申报交易所审核,其中4家选择港交所。引人注目的是,酷特智能已发布公告计划采取A+H上市模式,另有超20家企业明确意向申报港交所。
1月20日,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递表港交所主板;
4月3日,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;
5月30日,圣桐特医(青岛)营养健康科技股份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,拟主板挂牌上市;
6月10日,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,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并在港交所上市……
截至2025年6月末,青岛在港上市企业总数已达到19家,这些企业通过IPO累计募集资金约115.86亿元,总市值达1739亿元人民币。值得关注的是,这些青岛企业有一个共同特征——硬科技属性突出,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,这些产业元素在香港乃至海外资本市场都具备稀缺性。
这些作为各自细分赛道行业的龙头企业纷纷抢滩港交所,正是青岛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的发展缩影。
而日前,港交所专家团所走访的青岛13家企业,也是青港两地深化资本市场合作的最新动作。
在为期四天的密集行程中,专家们深入企业生产一线,实地了解生产经营状况,并围绕技术研发、市场拓展、上市规划等核心议题与企业展开深度交流。
港交所专家针对不同行业特点进行上市政策讲解,为生物医药、信息通信、食品消费、高端装备制造等不同领域的拟上市企业提供精准指导。
为何港交所成为青岛企业新选择?
港交所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,对于寻求国际化发展的青岛企业而言,在香港上市意味着直接面对国际投资者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跳板。
而青港资本市场领域的合作交流也在双向奔赴中逐渐织密。
今年5月,青岛市政协主席孟庆斌带队在港交所举办“青岛赴港上市企业路演活动”,8家优质青岛企业向国际资本展示了技术优势和增长潜力。
此外,青岛市委金融办统筹协调,联合港交所开展“青企高质量发展与香港机遇”资本市场论坛、“启航青岛港(601298)通天下”资本市场沙龙等一系列专题培训活动。青岛市政府也已与港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,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机制。
青岛市委金融办曾表示,将会联合港交所开展资本市场“助航行动”,持续关注企业上市进程,挖掘拟赴港上市资源。
可以说,青港资本市场的互融互通,为城市经济和企业现代化发展带来助益。
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机制,为其提供更高效的融资渠道,亦是青岛企业筹划赴港上市的一大原因。
相较内地资本市场,港交所实施更加灵活的上市制度,特别是对生物科技等新兴行业企业设置了包容性更强的上市标准。
这对于歌尔微电子、华芢生物等青岛科技创新型企业来说,这一政策优势能为其提供更低成本的融资机遇。在此多项便利措施加持下,愈来愈多的青岛企业正加速涌入港交所。
“青港合作”加码
抢滩港交所,正在成为青岛企业上市融资的新通道。
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,多元化融资渠道对企业发展来讲尤为重要。
港交所,所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,对已进入港交所审核阶段的歌尔微电子、华芢生物、文达通等青岛企业而言,成功上市会为企业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资金保障。
同时借助港交所平台,青岛企业能够显著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,为拓展海外市场创造有利条件。
例如在今年5月份的路演活动中,8家青岛企业向国际投资机构展示自身技术实力,成功吸引全球资本目光。这种国际曝光度为企业的海外合作和市场拓展创造了重要机遇。
如今,在青岛市政策加持下,歌尔微电子、华芢生物等一批企业有望加速登陆港交所。同时,青岛正在挖掘新的拟赴港上市资源,培育更多优质企业走向香港资本市场。
而在青岛企业赴港上市热潮背后,体现的是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内在需求。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青岛优势产业与香港资本市场对接,也将加速青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,推动城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富腾优配-正规配资开户-安全配资-最正规的股票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